学校首页| 加入收藏
师资队伍
地质工程系
乔伟
个人简介

一、个人简介

乔伟(1984-),男,山东蒙阴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学位中心博(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专家、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委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地质专委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委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红层工程分会理事。

现任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矿区地质与灾害超期探测与预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矿区深部零碳负碳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矿山水害防治技术基础研究国家级专业中心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矿业大学地热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国际工程地质和环境协会(IAEG)会员,国际矿井水协会(IMWA)会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会员,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IAH)会员;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2-2015);多伦多大学访问学者(2017-2018)。

研究方向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矿井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采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矿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与矿水资源化、地热资源评价与开发、深部碳储空间地质评价及选址。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深地国家重大专项青年科学家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青年、面上2、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以及企业科技攻关和技术服务项目70余项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研究骨干。获省部级/一级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R2R3R7)、二等奖2项(R2R3)。参编《煤矿防治水手册》,出版专著3部,公开发表SCIEI检索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件担任煤炭学报、IJMST、中国矿业大学学报、DUSEHJMWEN、煤炭科学技术、TUST、安徽理工大学学报、JH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助理编辑、审稿人。

二、主要研究成果

1.科研项目

1)深部煤矿采掘空间CO2封存多相多场耦合机理与长期稳定性研究,深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青年科学家课题,主持,2024

2)远-近场覆岩采动岩体结构效应及携泥砂突水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2024

3)鄂尔多斯盆地巨厚白垩系水体采动受损机理与防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与,2019    

4)侏罗-白垩系覆岩主控裂隙演化及突水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主持,2017

5)西北煤田生态--地质结构特征与环境工程地质模式,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子课题主持,2015

6)侏罗系煤层上覆N2红土采动破坏突水机理及防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与,2015    

7)高应力、高水压下深部采动断裂突水的水-岩相互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主持,2013

2.著作

1)《鄂尔多斯盆地煤炭开采水害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李文平,王启庆,乔伟,等),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9

2)《深部矿井岩溶水上采煤水害防治理论与技术》(乔伟,李文平,柴辉婵,等),北京:地质出版社,201811

3)《煤矿防治水手册》(乔伟水文地质基础// 武强,赵苏启,董书宁等),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35

3.论文2021年以来

[1] Study on deep learning methods for Coal burst risk prediction based on mining-induced seismicity quantification. Geomech. Geophys. Geo-energ. Geo-resour 2023, 9, 145.

[2]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Geostress field and its impact on rock burst: A case study on the Bingchang mining area,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s . 2023. 82:612

[3] In-situ stress field inversion and its impact on mining-induced seismicity [J]. Geomatics, Natural Hazards and Risk, 2023, 14(1): 176-95.

[4] Quality analysis of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applied to the geothermal potential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Energy Sources Part A. 2024. 46 (1):854–871

[5]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Coal Mining on Underground Water in Arid and Semi-Arid Area: A Case Study of the New Shanghai No. 1 Coal Mine, Ordos Basin, China [J]. Water, 2023, 15(9).

[6] 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Multi-Layer Groundwater System in a Coal Mine Area: A Case Study [J]. Water, 2022, 14(19).

[7] 巨厚煤层分层开采覆岩“两带”发育探测及破断特征.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4,doi: 10.12363/issn.1001-1986.24.05.0290

[8] 基于Kaiser效应的地应力差应变测试及区域地应力分布研究. 煤矿安全 2024,55 (10)

[9] 煤矿采动覆岩离层水害致灾因素勘查与预测评价. 煤炭学报 2024,49 (04)

[10] 侏罗系宝塔山砂岩突水风险预测及限制边界疏降技术. 煤炭科学技术 2024,52 (02) 

[11] 高位离层水害突水危险性区域预测方法. 煤炭科学技术 2024.

[12] 煤矿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 高教学刊 2023(32): 48-51.

[13] 淮北古近系“红层”工程地质特性及不良地质分区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 2023, 31(01): 228-239.

[14] 煤矿防治水工作实践中几点思考与建议. 煤炭科学技术 2023, 51(4): 133-139.

[15] 深部岩溶矿井水化学特征及含水层水力联系研究. 煤矿安全 2023, 54(08): 150-160.

[16] 采动覆岩“突水离层带”岩体结构演化致灾机理及突水预报方法. 煤炭学报 2023, 48(02): 818-832.

[17] 鄂尔多斯盆地采动离层扩容白垩系含水层扰动分析.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22, 39(4): 770-778.

[18] 采动覆岩高位离层演化特征及涌(突)水前兆信息研究. 煤炭科学技术 2021, 49(02): 194-205.

[19] 采后覆岩分带模型及工程意义探讨.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21, 49(5): 147-155.

[20] 煤矿顶板离层水害形成机制、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 煤炭学报 2021, 46(02): 507-522.

[21] 西北侏罗纪煤田软岩劣化控制技术.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21, 48(6): 86-92.

4.专利2021年以来

[1] 煤矿高位离层水害注浆-泄水综合治理方法,ZL202110504685.3

[2] 一种煤矿井下携泥砂涌水综合治理方法,ZL 2022 11607157.1

[3] 采煤工作面覆岩离层突水风险预测方法及安全采矿方法,ZL 2022 1 0880717.4

[4] 一种采动覆岩携泥砂离层突水危险性评价方法,ZL202210735623.8

[5] 一种矿区采动覆岩顶板突水复合灾害危险性分区预测方法,ZL 2023 1 0598531.4

[6] 一种采动覆岩突水离层带层位识别方法,ZL 2023 1 0788959.5

[7] 一种基于多元非线性指标的顶板离层突水预报方法,ZL 2023 1 0816232.3

[8] 一种煤层顶板或底板含水层富水性综合评价方法,ZL 2020 1 1000244.1

[9] 一种覆岩垂向离层预测方法,ZL202110300812.8

[10] 一种应力解除地应力测量的智能设备及其使用方法,ZL202110300812.8

[11] 一种多参量信息融合的顶板含水层富水性判别方法,ZL 2023 1 0907274.8

[12] 一种煤岩体卸压类椭圆形钻孔导向开槽卸压方法,ZL 2022 1 1623408.5

三、获奖及荣誉称号

[1]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谷德振青年科技奖,2022年

[2] 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020年

[3] 《风蚀地貌干旱矿区水资源保护性开采与矿井水综合利用技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R7),2022年

[4] 《矿井离层突发大型涌水灾害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R2),2021年

[5] 《采动覆岩离层水害、生态环境效应及防控关键技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技术发明)(R4),2021年

[6] 《陕蒙能源基地矿井水害模式及防治关键技术》,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R10),2018年

[7] 《黄陇矿区综放开采煤层顶板水害形成机理与防治关键技术研究》,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R3),2017年

[8] 《高承压水上开采水害治理模式与关键技术》,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一等奖(R2),2011年

四、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qiaowei@cumt.edu.cn

    • 本科招生:0516-83590960、0516-83590999
    • 研究生招生:0516-83591012
    • 就业工作:0516-83590980

CUMT资源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