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学院“强优拓新”学科发展系列讲座】
报告题目:古老大陆岩石圈地幔对铬铁矿床成因的贡献
报告人:史仁灯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0年12月10日(周四)下午3:30-5:00
报告地点: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学术报告厅(B401)
报告人简介:
史仁灯,男,汉族,1969年生,江苏高邮人,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创新研究员(三级),博士生导师。西藏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地质学会岩石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火山与地球内部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青藏高原特提斯洋岩石圈地幔演化过程、壳-幔相互作用及矿产资源效应研究,主持和参加十多项科研项目,发表科研论著百余篇,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EPSL、Precam. Res.、GRL、Lithos等国内外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论文共被引用达6800多次,H指数49。
曾获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程裕祺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优秀论文奖,国土资源部科技二等奖2项。
主要研究领域:大洋岩石圈地幔演化过程、壳-幔相互作用及其资源环境效应。主要以特提斯洋岩不同时代大洋岩石圈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岩为研究对象,界定构造属性,分析成矿元素Cr丰度与时间变化关系,基于富Cr尖晶石与辉石的交生体(或后成合晶)很可能是石榴子石(Majorite)退变产物这一现象,探讨特提斯洋演化过程中成矿元素Cr在岩石圈地幔深度的退变质作用、部分熔融-岩浆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探讨成矿元素Cr赋存状态、迁移规律和富集机制,从大洋岩石圈演化角度创新铬铁矿床成因学说。
主办单位: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地热资源研究中心
国际煤地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