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学术成果

地质工程系徐继山老师在ESI期刊《Geomorphology》发表重要成果

近日,我院地质工程系徐继山老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ESI期刊《Geomorphology》发表重要研究论文《Paleochannel-controlled earth fissures in Daming,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underground paleogeomorphology》。该期刊是地学类传统期刊,在“地球科学”学科领域属于优秀级,在检索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上的JCR分区为Q2,2018年IF(影响因子)为3.308,5年平均IF为3.851。

文章摘要:

地裂缝是一种以浅表层土体为主要影响介质的破裂现象,它们主要发育在第四系沉积覆盖层之中。在华北平原黄河-清河-漳河浅埋古河道带(HQZ-

-Ⅱ Band)中,发育着93条地裂缝,其中,位于上游段的大名地区发育着29条——成为是地裂缝群发的密集区。通过调查与槽探工作,揭示出这些地裂缝具有独特的平面分布规律和剖面结构特征,即长度短(几米到几百米)、深度浅(10m以浅),且与古河道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与其他构造型地裂缝不同,这些基本特征表明了,该区(大名)地裂缝属于一种全新而未知的种类,即古河道控制型地裂缝。结合实际情况做理论分析,可以将其成因模型概括为3类,分别由自重作用(Mode I)、原生节理因素(Mode II)、地下水抽采活动(Mode III)所引发,它们均受控于古河道因素(包括古地形、沉积覆盖物、地下水等因素)。其中,Mode I的形成过程可以概况为“自重作用—拉张裂隙—地表水冲刷—地裂缝”。Mode II的过程为“原生节理—地表水入渗—管涌—塌陷—地裂缝”。 Mode III的过程为“地下水抽采作用—含水层压缩—地表不均匀沉降—地裂缝”。利用其(古河道型地裂缝)形成机理,可以推测浅埋古河道的细致分布情况及其水系的变迁过程。因此,该类地裂缝的发现,对华北平原乃至全球其他冲积平原区的埋藏古地貌(古河道)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古河道型地裂缝成因模式

该论文的共同作者为长安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教育部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彭建兵教授,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安海波工程师,以及长安大学博士生王飞永同学,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生孙海玉、胡宏伟、杨宝婷等同学。该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No. 2017XKQY99)、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论文引用格式:

Jishan Xu, Jianbing Peng, Haibo An, Feiyong Wang, Haiyu Sun, Hongwei Hu,Baoting Yang. Paleochannel-controlled earth fissures in Daming,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underground paleogeomorphology. Geomorphology, 2019, 327: 523-532

Doi: 10.1016/j.geomorph.2018.11.020

论文下载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9555X18304690

作者联系方式:xujs@cumt.edu.cn; dicexy_1@126.com

上一条:地质系鞠玮老师在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发表论文

下一条:国际期刊《Fuel》发表实验教学中心陈义林老师关于不同煤体结构煤精细解吸实验的研究成果

    • 本科招生:0516-83590960、0516-83590999
    • 研究生招生:0516-83591012
    • 就业工作:0516-83590980

CUMT资源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