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青红,男,1973年3月出生,河北唐山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项,作为骨干参与国家和省级在研课题2项,主持企业委托在研课题10项。主要研究方向为:(1)矿山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钻掘工程智能化、(3)地热地质、(4)地质工程测试装备与方法。
主要研究成果
1.典型科研项目
(1)弱胶结覆盖层下递进抽冒溃砂的演化机理与判别条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号:42277159(主持),2022-2026
(2)新疆典型地热系统的成热机制与控热模式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课题,批号:2022B03017-2(主持),2022-2025
(4)新疆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示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课题,批号:2021B03004(骨干),2021-2024;
(5)矿山采掘诱发高势能突水溃砂灾变机理及防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号:42130706(骨干),2021-2026;
(6)重大滑坡-锚固体系演化机理与设计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批号:2017YFC1501303(骨干),2018-2021;
(7)黏性土采动变形-渗透耦合效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号:41272343(主持),2013-2016。
2.著作
(1)《土质学与土力学(第二版)》(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
(2)《岩土工程勘察(第二版)》(第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8年3月;
(3)《采掘溃砂机理与预防》(第二),地质出版社,2008年12月;
(4)《兖州矿区煤炭资源评价理论与实践》(第七),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3.论文(不注明作者顺序的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
(1)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Neogene and Engineering Response to Deep Excavation,10th Asian Regional Conference of IAEG(2015),2015;
(2)Deformation of Soil and Rock Transition Belt Caused by the Mining Damage,12th International IAEG Congress,2014;
(3)The Significance of Multistage Shear-Permeate Feature of the Hard Clay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Proceedings of IMWA 2014 Congress,2014;
(4)A case study of overburden failure and deep quicksand prevention,Global View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13;
(5)Pore pressure fluctuations of overlying aquifer during residual coal mining and water-soil stress coupling analysis,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年第3期;
(6)近松散层开采孔隙水压力变化及其对水砂突涌的前兆意义,《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第9期,第二作者;
(7)Simulation of Water-Resistance of a Clay Layer During Mining: Analysis of a Safe Water Head,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2007年第3期;
(8)近松散层采煤覆岩采动裂缝水砂突涌临界水力坡度试验,《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第10期,第三作者;
(9)厚松散层下近风化带保水采煤的GIS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其他
(1)CN202120379961.3, 一种地下仰斜测井探头的扶正隔振装置,2021.11.19,第二
(2)CN202110919140.9, 基于定向钻-探-测一体化的水下盾构隧道安全保障方法,2021.11.1,第五
(3)CN202110584562.5, 一种随钻力学性质测试的微钻标定系统与方法,2021.10.19
(4)CN202110143712.9, 一种可预防采空区变形的地下结构及施工方法,2021.07.23,第十
(5)CN202021940909.2, 一种巷道全液压钻机给进速度转换监测装置,2021.04.02,第二
(6)CN202010741183.8, 基于因子图的鲁棒UWB井下锚杆钻孔定位方法,2020.10.30,第二
(7)CN201710148137.5, 一种使用砝码和气压联合加载的土固结检测仪和检测方法,2019.04.19
(8)CN201610921703.7, 一种硬土强度和结构测试的探针试验装置和方法,2019.08.09
(9)CN201410541260.X , 一种溃砂模拟试验装置和试验方法, 2016.11.02
(10)CN201410480660.4 ,一种岩芯原状结构识别装置和方法,2016.10.19
(11)CN201010285897.9, 一种高水压、高应力和自动开采的矿井水害综合模拟系统及试验方法,2015.08.26
(12)CN201420849579.4 ,用于覆岩裂隙带测试的单回路单端封堵装置,2015.06.17,第二
(13)CN201410201273.2, 一种三轴试验条件下硬土破裂细观结构识别装置和方法,2014.07.23
(14)CN200910004486.5, 岩心定向器,2012.08.22
(15)CN200720310235.6, 高压注浆试验模型装置,2008.10.08,第三
获奖及荣誉称号
1.新近系含水层下提高开采上限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技二等奖(第二), 2019
2.国家第七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矿井地下水课程负责人,2015
3.液压控制工程地质力学模型,高等学校自制实验教学仪器设备优胜奖,2014
4.非均质裂隙岩溶地下水水质演化与污染控制及应用,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九),2013
5.新义矿区二1煤底板超高承压含水层上开采防治水综合研究,中国煤炭工业科技二等奖(第六),2012
6.地学类研究型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第二),2011
7.采掘溃砂机理与预防,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2011
8.研究型学习效果及学生能力评价方法探讨,全国煤炭教育优秀研究成果奖,二等,中国煤炭教育协会,2010,(1)
9.大型地表水体下采煤防治水技术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奖(第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08
10.近松散层采掘水砂突涌机制及预测防治研究与安全开采,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2007
11.近松散层采煤水砂突涌防治与安全性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六),2007
12.太平煤矿厚松散含水层疏放条件下开采上限工程地质研究,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五),2006
13.GIS工程地质决策模型研究与应用,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三等奖(第五),2006
14.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首届谷德振青年科技奖,2012
1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六批优秀援疆干部,2011
16.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1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2011,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dongqh@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