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平,男,1983年1月出生,江苏如皋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资料精细处理、反演和解释,地震岩石物理和人工智能地球物理。
主要研究成果
1.科研项目
(1)地震岩石物理驱动的煤层气储层含气量预测方法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号:BK20191344(主持),2019年;
(2) 隐蔽致灾地质体的地震波分辨率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号:2018YFC0807803(参与),2018年;
(3)基于地震属性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41704104(主持),2017年;
(4)基于多源信息的煤与瓦斯突出多尺度预测方法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号:BK20130201(主持),2013年;
2.著作
(1)《中国东部煤田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第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21年1月。
3.论文
(1)基于等效介质理论的煤层气储层岩石物理建模与应用,《地球物理学报》,2021年第6期,第二作者;
(2) Q-value estimation method to identify tectonic coal, SPG/SEG Nanjing 2020 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Conference, 2020年9月,第二作者;
(3)Geological Structure Interpret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Enrichment Area based on VMDC and Curvature Attributes,《Energies》,2019年第7期,第一作者;
(4)Dip interpolation for improved multi-trace seismic attribute analysis,SEG International Exposition and 87th Annual Meeting, 2017, Houston. 第一作者;
(5)New seismic attribute: Fractal scaling exponent based on gray 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Applied Geophysics》,2015年第3期,第一作者;
(6)Ordovician limestone aquosity prediction using EMD and nonlinear seismic attributes,IMWA2014,2014,第一作者;
(7)匹配追踪算法及其在煤层气富集区预测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进展,2015年第3期,第二作者;
(8)沁水盆地某地区煤层气富集区灰色理论预测方法,地球物理学进展,2014年第2期,第二作者;
(9)Seismic attribute extraction based on HH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 marine carbonate area,《Applied Geophysics》,2011年第2期,第一作者;
4.其他
(1) 一种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和支持向量机定量预测煤厚的方法,ZL 2018 1 0069832.7(授权专利)
(2) 基于岩石物理等效介质模型的煤层气储层脆性指数计算软件V1.0,2021SR1535838(软件著作权)
(3) 基于地震属性的煤层气富集区预测系统V1.0,2016SR191641 (软件著作权)
获奖及荣誉称号
1.“创新杯”全国大学生地球物理知识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2020年;
2. 中国矿业大学2013-2014、2019-2020学年度百佳本科教学教师奖;
3. 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4. 中国矿业大学2012届、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yphuang@cum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