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加入收藏
师资队伍
地质系
秦勇
个人简介

秦勇,男,19576月出生,重庆市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煤系矿产资源,非常规天然气地质与地球化学。

   主要研究成果

1.科研项目

先后主持各类科研项目9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20余项,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如下:

1)深部煤层气储渗系统优化改造机理及产出效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号:42130802(主持),2022-2026年。

2)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及其产业化前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委托项目,批号:33550000-21-ZC0613-0150(主持),2020年。

3)贵州省西部煤系气资源地质调查,贵州省地质勘查基金重点项目,批号:GZMC-ZG20192014-1(主持),2019-2021年。

4)深部煤层气系统及其能量动态平衡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号:41530314(第二),2016-2020年。

5)高聚能重复脉冲强冲击波煤层增渗新技术基础,国家自然科学-煤炭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批号:U1361207(主持),2014-2017年。

6)叠置含煤层气系统描述与适应性开发方式,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批号:2016ZX05044-02(主持),2016-2020年。

7)含煤岩系多种气体资源综合开发模式,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批号:2016ZX05066-01-04(主持),2016-2020年。

8)琼东南盆地北部坳陷崖城组煤系烃源岩形成主控因素及分布研究,中国海洋石油集团竞争性项目,批号:C-CL-PCS-2011-003(主持),2012-2014年。

9)煤层气储层工程与动态评价技术(二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批号:2011ZX05034(主持),2011-2015年。

10)中国近海盆地新生代煤系地层发育特征与成烃潜力,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批号:2011ZX05023-01-08(主持),2011-2015年。

11)深部煤层气成藏条件研究与试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批号:2011ZX05033-03-02(主持),2011-2015年。

12)深煤层注入CO2置换甲烷技术现场井组试验数值模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批号:2011ZX05042-03-01-02(主持),2011-2015年。

13)煤层气储层工程与动态评价技术(一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批号:2008ZX05033-03-01(主持),2008-2009年。

14)深部煤层气富集规律及有利区块预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专题,批号:2008ZX05034(主持),2008-2009年。

15)黔西-滇东煤层气成藏效应及其地质选择过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号:40730422(主持),2008-2011年。

2.著作

1)煤层气多层合采开发地质评价技术(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20

2)深煤层井组注入/埋藏CO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技术(第四),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19

3)云南省煤层气资源及开采地质条件(第一),中国矿业出版社, 2018

4)我国煤层气与煤炭矿业权重叠研究(第三),地质出版社, 2018

5)化石能源地质学导论(第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7

6)深部煤层气成藏效应(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7

7)煤层气储层数值模拟(第二),科学出版社, 2015

8)煤层气成藏动力学条件及其控藏效应(第一),科学出版社, 2012

9)贵州省煤层气资源潜力预测与评价(第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2

10)我国煤层气开发利用战略研究(见: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战略研究)(第二),科学出版社, 2014

11)煤层气成藏能量动态平衡及其地质选择过程(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1

12)河北省煤层气资源及其开发潜力评价(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13)煤中有害元素溶出分配规律及其地球化学控制(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14)煤层气储层与开发工程研究进展(上、下册)(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15)煤层气勘探开发与利用技术(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16)煤层气地质学(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17)中国北部能源盆地构造(第五),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7

18)中国洁净煤地质研究(第二),地质出版社, 2006

19)金奎励教授煤岩学和有机岩石学文集(编著,第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6

20)能源地质学(第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21)多相介质煤层气储层渗透率预测理论与方法(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3

22)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理论与应用(第一),地质出版社,2002

23)煤层气项目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

24)陆相盆地煤层气地质——以准噶尔、吐哈盆地为例(第三),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

25)中国煤层气资源(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9

26)中国煤层气资源图(1200万)(第二),中国地图出版社, 1999

27)山西南部煤化作用及其古地热系统——兼论煤化作用的控气地质机理(第一),地质出版社, 1998

28)变形煤的结构演化机理及其地质意义(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8

29)山西南部煤层气地质(第二),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8

30)中国煤岩学(第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7

煤层甲烷储层评价与生产技术(编译,第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6

31)碳酸盐岩油气生成理论与实践(第七),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32)碳酸盐岩有机岩石学(第二),科学出版社, 1995

33)中国高煤级煤的显微岩石学特征及结构演化(独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4

3.论文(不注明作者顺序的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

发表刊物论文7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近五年代表性论文包括:

1)煤系气聚集系统与开发地质研究进展及战略思考. 煤炭学报, 2021, 46(8): 2387-2399.独著。

2Differential graphitization of organic matter in coal: Some new understandings from reflectance evolution of metaanthracite macer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21, 240: 103747.通讯作者。

3HRTEM observation of morphological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of aromatic fringes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coal to graphite. Carbon, 2021, 10.2139/ssrn.3927040. 通讯作者。

4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gas flow behavior in two-layered coal seams considering interlayer interference and heterogene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31(4): 10.3969/j.issn.2095-2686.2021.04.015.通讯作者。

5Pore structure, adsorptivity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igh-volatile bituminous coal rich in inertinite. Fuel, 2021, 293: 120418. 通讯作者。

6)基于排采初期生产特征的煤层气合采地质条件分析. 煤炭学报, 2020, 45(1): 241-257.第一作者。

7)煤系气开采模式探索及先导工程示范. 煤炭学报, 2020, 45(7): 2513-2522.第一作者。

8Ion composition of produced water from coalbed methane wells in western Guizhou, China, and associated productivity response. Fuel, 2020, 265: 116939. 通讯作者。

9Differences in CH4 and C2H6 carbon isotopic compositions from open and closed pores in coal: 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two-stage δ13C shift during canister desorp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20, 230: 103586. 通讯作者。

10Cycl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key strata in cbm systems controlled by sequence stratigraphyan example from the Gujiao Block. Acta Geologica Sinica (English Edition), 2020, 94(2): 444455. 通讯作者。

11)苏拉特盆地煤系气高产地质原因及启示. 石油学报, 2019, 40(10): 1147-1157. 第一作者。

12)煤炭地下气化中的地质问题. 煤炭学报, 2019, 44(8): 2516-2530. 第一作者。

13Influence of lamprophyre sills on coal metamorphism, coalbed gas composition and coalbed gas occurrence in the Tongxin Minefield, Datong Coalfield,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9, 217: 103283. 通讯作者。

14Porosity changes in bituminous and anthracite coal with ultrasonic treatment. Fuel, 2019, 255: 11573. 通讯作者。

15Differences in desorption rate and composition of desorbed gases between undeformed and mylonitic coals in the Zhina Coalfield, Southwest China. Fuel, 2019, 239: 905-916. 通讯作者。

16Compositional shift of residual gas during desorption from anthracit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Fuel, 2019, 250: 65-78. 通讯作者。

17Physical experiments of CBM coproduction: A case study in Laochang district, Yunnan province, China. Fuel, 2019, 239: 964-981. 通讯作者。

18)煤系气合采地质技术前缘性探索. 煤炭学报, 2018, 43(6): 1504-1516. 第一作者。

19Resources and geology of coalbed methane in China: a review. International Geology Review, 2018, 60(5-6): 777-812. 第一作者。

20Influence of stress and formation water properties on velocity sensitivity of lignite reservoir us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 Fuel, 2018, 224: 579-590. 通讯作者。

21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agglomeration of coal fines in suspensions: Inspiration for controlling fines in coal reservoirs. Fuel, 2018, 211: 110120. 通讯作者。

22Simulation of the crack development in coal without confining stress under ultrasonic wave treatment. Fuel, 2017, 205: 222-231. 通讯作者。

23Control of coal facies to adsorption-desorption divergence of coals: A case from the Xiqu Drainage Area, Gujiao CBM Block, North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 2017, 171: 169184.通讯作者。

24)深部煤层气基本地质问题. 石油学报, 2016, 37(1): 125-136. 第一作者。

25)叠置含气系统共采兼容性——煤系“三气”及深部煤层气开采中的共性地质问题. 煤炭学报, 2016, 41(1): 14-23. 第一作者。

4.其他

1)授权美国发明专利:杨慧, 李阳, 酆格非, 秦勇,等。Method for optimizing sensor network node location in geological CO2 storage areaUS10808502.B22020.10.20

2)授权中国发明专利:杨兆彪, 秦勇, 张争光, 等。一种多煤层气井产出贡献率测试分级装置。授权号ZL201710633117.72020.08.04

3)授权中国发明专利:杨慧, 吴萌萌, 秦勇, 等。一种CO2地质封存区域的传感网络节点定位优化方法,授权号ZL201710250916.62020.04.24

4)授权中国发明专利:鞠玮,孙维凤,秦勇,等。一种致密油储层层理缝定量预测方法,授权号ZL201711054408.72020.01.10

5)授权中国发明专利:鞠玮,孙维凤,秦勇,等。一种致密油储层层理缝有效性的评价方法,授权号ZL201711054961.02020.03.31

6)授权中国发明专利:鞠玮,吴财芳,秦勇,等。一种煤系复合储层压裂物理模拟试件制备方法. 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1910265365.X2020.03.10

7)授权中国发明专利:鞠玮,刘博,秦勇,等。一种煤储层压裂液滞留自吸检测装置与方法,专利号:ZL201910211052.62020.12.25

8)授权中国发明专利:秦勇,张争光,杨兆彪,等。一体式多类型气藏产层气水贡献率测量装置. 授权号ZL201710630677.72019.07.19

9)授权中国发明专利:申建, 李叶朋, 秦勇, 等。急式冷热交替煤层气储层改造模拟装置,授权号ZL201710264177.62019.07.09

10)授权中国发明专利:秦勇,师庆民,申建,等。超声波促进气体渗流的实验装置,授权号ZL201510195877.52017.08.30

11)授权中国发明专利:师庆民,秦勇,申建,等。超声波加载下煤粉产生、运移规律的实验装置,授权号ZL201510193934.6, 2017.09.26

12)授权中国发明专利:陈玉民,张军营,秦勇,等. 一种焦炉煤气协同制氢固碳的蒸汽重整装置及方法,授权号ZL201510583854.12017.03.22

13)授权中国发明专利:秦勇,师庆民,杨兆彪,等。一种超声波加载下渗流、解吸实验两用夹持器,授权号ZL201510195859.72015.04.22

14)授权中国发明专利:杨慧,秦勇,酆格斐,等。复杂空气环境下二氧化碳浓度远程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授权号201110177499.x2015.05.20

15)授权中国发明专利:杨慧,秦勇,酆格斐,等。基于无线传感网的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实时监测系统及方法,授权号ZL20121040400282014.12.10

16)授权中国发明专利:杨慧,慈惠,秦勇,等. 一种温室环境远程无线实时监测系统,授权号ZL 20111040400322014.06.18

17)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秦勇,韦重韬,杨永国,等. 煤层气储层开发动态评价软件系统V1.0,登记号2015SR193290,证书号1080376,授权日2015.10.09

18)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韦重韬,秦勇,杨永国,等. 煤层气储层开发动态评价数据库系统V1.0,登记号2013SR004797,证书号0510559,授权日2015.10.09

19)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周荣福,秦勇,韦重韬,等. 高煤阶煤煤层气田生产动态评价软件V1.0,登记号2011SR016349,证书号0280023,授权日2011.03.30

20)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韦重韬,杨永国,秦勇,等. 煤层气产储层模拟器软件(CUMTCBMRS1.0),登记号2009SR051493,证书号0178492,授权日2009.11.05

21)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韦重韬,秦勇,满磊,等. 煤层气地质演化史数值模拟软件(CBMHSV1.0, 登记号2006SR018157,证书号065823,授权日2006.12.29

   获奖及荣誉称号

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层气储层开发地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与探测装备,排名第一,2017-J-25202-2-03-R012017

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中高煤阶煤层气地质理论、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排名第七,2011-J-210-2-06-R072011

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煤矿区煤层气立体抽采关键技术与产业化示范,排名第七,2011-J-238-2-02-R07,2011

4)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高煤级煤物质结构演化及其地球化学机理,排名第一,证书编号2002-0232002.

5)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叠置煤层气系统合采开发兼容性与关键地质技术,排名第一,证书待发,2021.

6)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煤层气储层开发地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与探测装备,证书编号2016-103-R01,排名第一,2016.

7)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排名第二,证书编号99-1-02-021999.

8)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厚低透气性高瓦斯煤层可控冲击波增透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排名第三,证书编号2020-122-R032020.

9)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煤岩学,排名第六,证书编号99-1-09-061999.

10)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煤层气成藏机制及勘探开发技术研究,排名第六,2010JBR0379-1-062010.

11)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煤层气能量动态平衡系统及其控藏效应,排名第一,证书编号2014-0832014.

12)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煤中有害微量元素迁移分配行为及其环境效应,排名第一,证书编号2008-0722008.

13)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构造煤结构演化动力学机制及其地质意义,排名第二,证书编号2007-0812007.

14)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贵州省龙潭组叠置含气系统煤层气地面开发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排名第二,证书编号2019J-2-7-R21999.

15)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洁净煤地质研究,排名第二,2005-219-R022005.

16)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首批国家煤炭规划矿区资源评价,排名第四,证书编号KJ2011 -2-45-R42011.

17)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渤海湾及外围深层烃源岩成烃演化与二次生烃,排名第一,证书编号3-179-12002.

18)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泥炭软褐煤显微岩石学及早期异常煤化作用,排名第一,证书编号96-4441996.

19)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贵州省煤层气资源潜力评价与开发工艺优化关键技术,排名第二,2016.

20)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河北省煤层气资源及其开发潜力评价,排名第二,2011.

21)中国石油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海相碳酸盐岩显微组分特征、成因及与油气生成的关系,排名第二,1996.

22)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三等奖:首批煤炭国家规划矿区资源评价,排名第四,2010.

23)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贵州省化工煤资源地质评价,排名第四,2007-J-3-59-42007.

24)第九届中国图书奖(国家级综合图书奖):中国高煤级煤的显微岩石学特征及结构演化,独立获得,1996

25)全国探明储量优秀报告二等奖:沁水煤层气田潘庄东区、西区二叠系山西组3煤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报告,排名第五,国土资源部,2012

26)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国百篇优秀科技论文, 2018.10. (秦勇, 申建, 沈玉林. 叠置含气系统共采兼容性-煤系三气及深部煤层气开采中的共性地质问题. 煤炭学报, 2016, 41(1): 14-23.)

27)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奖:煤中有害元素溶出分配的地球化学控制(博士生王文峰),教育部,2010

28)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务院,2020

29)全国优秀野外科技工作者,科技部,2009

30)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人民政府,2004

31)教育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教育部,1998

32)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家煤炭工业局,1998

33)江苏省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教育厅,1998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yongqin@cumt.edu.cn

手机:13951353093


    • 本科招生:0516-83590960、0516-83590999
    • 研究生招生:0516-83591012
    • 就业工作:0516-83590980

CUMT资源快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