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迎七一系列党员故事之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做到了——2025届本科毕业生曼苏尔·买买提吐尔逊

发布日期:2025-07-01 浏览量:

资源学院迎接党的104周年华诞系列党员故事之六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他做到了

——2025届本科毕业生曼苏尔·买买提吐尔逊

编者按:喜迎党的104周年华诞之际,资源学院特选树一批在教学一线潜心育人、科研领域勇攀高峰、服务师生甘于奉献、行业就业青春报国的先进师生党员典型,采写他们在教书育人、学术创新、学习就业等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故事。字里行间,既有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的坚守,也有实验室里攻坚克难的执着,更有服务学生成长的赤诚。他们以行动诠释党员担当,以作风砥砺奋进姿态,用奉献书写时代答卷。本期推出资源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曼苏尔·买买提吐尔逊事迹,邀师生一同感受榜样力量,在追寻初心足迹中淬炼实干作风、汲取奋进力量。


曼苏尔·买买提吐尔逊,中共党员,曾任资源勘查工程(矿产资源)2021-1班团支书,已入职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

总有一些身影,闪耀着信仰的光芒,总有一些故事,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曼苏尔·买买提吐尔逊,这位来自新疆克拉玛依市、又选择回到家乡的学生党员,用自己的事迹,诠释着新时代党员的精神风貌。

一、抗疫之行,信仰启蒙

曼苏尔高考结束那年,正值新冠疫情爆发。刚高中毕业的曼苏尔选择主动投身志愿服务。在那段特殊时期,一位年近六旬、即将退休的老党员与曼苏尔成为了舍友,他们并肩作战,一同为居民运送物资、协调社区事务、进行志愿服务。面对曼苏尔“为何不在家安享天伦”的疑问,他只回应了一句:“因为我是党员。”这句话在18岁的曼苏尔心中埋下了一颗信仰的种子,也让他第一次感受到“党员先锋”的意义内涵。

二、多方实践,深化理解

在四年的矿大求学岁月里,受到学院党员教师的言传身教,曼苏尔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愈加坚定。他刻苦学习,以专业前10%的排名获得一等奖学金;作为资源勘查工程(矿产资源)2021-1班的团支书,他在疫情期间主动承担代理班长职责,组织同学们参与核酸检测工作。他全程坚守岗位,因表现突出被评为“优秀志愿者”。“有问题找小曼”“靠谱”,这些来自同学们的真挚评价,既是对他学生工作的高度认可,也让他更加切实体会到为集体贡献的价值。

20236月,曼苏尔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党组织的实践活动中,曼苏尔更深刻地认识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躬身践行的责任;“思想政治发展”不是抽象概念,而是要扎根行业需求。在参与新疆油田勘探案例分析等工作时,曼苏尔真切体会到,地质工作者踏遍河山开展地质调查、勘探找矿、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工程技术支持等,都是在为国家能源安全筑牢防线。这些专业实践深化了曼苏尔的立志西部的决心,最终确立了他“用专业报效国家”的人生坐标。

三、职业选择,初心坚守

“有人嫌弃嘉峪关,有人直奔百色山。”“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的事迹坚定了曼苏尔回到故乡、回报家乡的决心。面对其他的高薪工作选择,他毅然决定到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的地质勘探岗位工作。

“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他深知,虽然在发达地区可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但边疆地区建设发展更需要地质专业人才。在矿大学习期间,他系统掌握了矿产资源勘查技术和测井解释、储层评价等专业技能,这些都将直接服务于新疆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当问到他为什么甘愿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奔赴艰苦地区时,他说:“如果我们都去发达地区,那欠发达地区谁来建设?作为党员,就应该不怕苦、不怕累,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实现自我价值。”

四、未来发展,行业建功

谈及未来,曼苏尔有着双重规划。他首先想将专业所学应用于攻克新疆油田的开发难题,同时,他想用自己的事例号召带动更多青年扎根边疆。

“只要有人需要帮助,我一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这份从矿大汲取的精神力量,正化作他脚下的动力。他表示,学校培养的专业素养让他有信心胜任新疆油田的地质勘探工作,他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身边的同事更好地融入工作,在持续学习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为推动行业发展和地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曼苏尔·买买提吐尔逊的故事不是个例,而是无数学生党员的缩影。他们坚守信仰初心,用实际行动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让先锋模范榜样在平凡岗位上熠熠生辉、满怀着赤诚理想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策划:熊志忠、杨昭

来源:杨智翔 宋玮佳

一审一校:赵亚平

二审二校:杨  

三审三校:熊志忠



热点推荐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苏ICP备05007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