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训:资才润德,务本探源
“资才”出自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才者,德之资也”,强调了才能是品德的凭借和依托;“润德”源自《大学》“富润屋,德润身”,意为品德能够滋养人的身心,使人不断完善自我。这四个字体现了我院教育理念,即培养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才能,又要拥有高尚品德。
“务本”二字引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指君子致力于根本的事物。在教育学习场景中,“本”即指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师生要夯实基础,坚守学术之本。“探源”既有学无止境、探索地球未知领域之意,也蕴含了为国找矿、勘探资源之意,体现了学院服务国家资源战略需求的责任担当。
院训将“资源”二字嵌入其中,并与校训“崇德尚学”一脉相承,体现了学院严谨务实、勇于探索的治学精神,将激励全院师生不断提升自我,为资源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院徽
院徽是学院文化精神的重要视觉载体。院徽以地球经纬线为网格,代表资源与地球科学的学科属性,凸显了探索地球的专业使命;中间的“1909”代表着学院办学历史,1909年建校之初即设置了“地质学”课程;两侧的地矿锤和中间的罗盘针是地质学科的标志性工具;外环环绕“中国矿业大学”与“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字样,整体风格与校徽较为一致,又充分体现了学科特色。
三、院标
四、院歌:《勘探队员之歌》
《勘探队员之歌》创作于1952年,由诗人佟志贤作词、青年军旅作曲家晓河作曲。该歌曲生动描绘了地质工作者们的生活、工作与环境,深情抒发了地质工作者们的情怀、意志和执着的追求,激励了几代地质工作者为祖国的建设而光荣献身。将其选为院歌,有利于传承和发扬地质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奉献精神,培养师生的专业感情、增强专业认同,激发全院师生为资源行业拼搏奋斗的热情。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苏ICP备05007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