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亚平,男,1983年1月出生,江苏如皋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硕士研究生导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中国矿业大学第十批校级青年学术带头人。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资料精细处理、反演和解释,地震岩石物理和人工智能地球物理。一、主要研究成果1.科研项目(1)井震联合的煤层气储层渗透率智能预测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号:...
胡勇,男,1992年7月出生,安徽滁州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震反演与成像。主要研究成果1.科研项目(1)关于频率波数域振幅相位联合全波形反演与盐下速度建模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批号:42104116(主持),2022年;(2)关于煤田深部复杂构造的时频域全波形反演方法研究,江苏省自然基金青年项目,批号:BK20200644(主持),2020年;(3)关于煤田陷落柱高精度全波形反...
一、 个人简介孙超,男,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徐州市青年人才。面向油气资源勘探的国家战略需求、矿井突水灾害等定量化地球物理勘探的迫切需求,近5年来本人从传统的勘探应用技术研究转入到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将岩石力学技术与传统的地球物理科学技术相结合,实现学科交叉,共融,研发了国际首套高温高压跨频段地震波频散和衰减测量装置,基于其开展了超深层岩石地震波速度频散和衰减测量,有力的推动了多尺度...
周进举,男,副教授,博士学位,硕士导师。1990年12月出生,河南开封人。南方科技大学博士后,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和2018年分别获得吉林大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国家博士后基金1项,横向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发明专利8项。担任《地球与行星物理评论》青年编委,《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olid Earth》、《Geophysics》和《Journal of Applied Geophysics》...
一、个人简介郭强,1989年12月生,安徽合肥人,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学士学位,2015年获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地球物理硕士学位,2019年获河海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学位(2017-2018年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联合培养)。2019年至2022年工作于中国计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22年起工作于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主要从事地震数据反演、储层参数预测与地震岩石物理等研究工作。...
一、个人简介胡双贵,男,1988年8月生,湖南常宁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SEG会员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终身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基于高阶紧致差分的位场和电磁场高精度快速计算;基于位场和极低频电磁场的水下目标智能定位与追踪;感应磁梯度场探测方法与应用。相关成果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在COMPUT METHOD APPL M、Geophys J Int、Geophysics、IEEE GRSL、JAG和地球物理学报等国内...
一、个人简介:李毛飞,男,江苏丰县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博士后,准聘副教授,主要从事矿井地球物理、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理论与技术等领域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重点实验室项目各一项,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项目多项横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多项纵向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煤炭学报》、TGRS、JEEG等期刊。二、主要研究成果1. 主持项目(1)煤系地层...
一、个人简介:朱姣,女,1992年8月出生,四川广安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准聘副教授。2016年和2022年分别获得吉林大学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德国科隆大学联合培养1年。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正反演理论及应用技术、谱元法理论、高性能计算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青年项目各一项,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入选者,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胡明顺,男,1985年5月出生,四川德阳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校青年骨干教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国际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协会(SEG)会员。2011.8-2013.8国家公派美国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rlotte联合培养博士;2013年12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20年中国矿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出站。主要从事工程环境与矿山安全地震勘探方法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主...
刘静,女,1985年3月生,山东曹县人,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应用地球物理学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1.科研项目(1)采掘诱发的岩体损伤与地下水渗流对自然电场作用的拮抗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4106,2019/1-2021/12.(主持)(2)基于裂隙尖端放电机制的深部岩体损伤自电特征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70274,2017/7-2020/6. (主持)2.论文(不注明作者顺序的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1)Jing ...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苏ICP备05007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