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地操作与现场教学习现场(一)

实地操作与现场教学习现场(二)

师生合影留念(一)

师生合影留念(二)
近日,我院2023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42名学子在朱奎、杭远、杨国勇、赵小二老师的带领下,于2025年8月15日起,赴河南省新乡市夹河滩水文站、郑州市花园口水文站,以及洛阳市小浪底水利枢纽与三门峡水利枢纽等,开展了为期14天的水文测验与水利工程实习。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操作与现场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综合分析素养,筑牢未来从事水利水文工作的坚实基础。
实习筹备阶段,学院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组织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实习任务与安全要求。8月15日到8月25日,同学们在夹河滩水文站将课堂所学与一线实践紧密结合,分组学习并开展了多项水文测验工作。内容包括水位观测、水文报讯、水文资料汇编、ADCP无人船测流、水准测量、测流取沙、降水量观测、水样处理等任务。最后在同学们严谨操作、团结协作下,分组顺利完成水文测验综合实习工作。8月25日,各组将各自实习的成果总结与汇报,并表达了对夹河滩水文站实习安排的支持与感谢。最终得到了老师们与水文站工作人员们的肯定与赞许,实现了“数据采集-整理校核-成果呈现”的全流程实训,同学们不仅学习了水情与沙情,更点燃了热情与收获了友情。
8月26到8月29日,团队先前往了花园口水文站,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深入了解到该站的悠久历史和“数字黄河”系统的现代化应用,感受科技赋能下水文监测的精准与高效。然后团队前往小浪底水文站、龙门镇水文站与小浪底水利枢纽进行参观学习,参观了第一处国家现代水文标识与索道测流等设备。最后一天,实习团队前往三门峡水利枢纽,领略了“万里黄河第一坝”的渊源与工程构造。
“伴黄河而起,因黄河而兴”。后面几天实地探访式实习,同学们不仅领略了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的宏伟壮观,更深刻体会到一代代水利人“人定胜天”的魄力与坚守,极大激发了专业认同与学习热情。
同学感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黄河畔操作ADCP测流、测量水位、处理水样,每一步都是知识与实践的双重锤炼,最终成果也离不开大家的默契协作与团结。我们以青春丈量山河脉动,同窗共济,更懂得一滴水一粒沙背后的坚守,也深刻体会到科技赋能下水文工作的现代化。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也致敬每一份坚守在水文一线的平凡伟大。以水文之心,润泽家国万里。
——23-水文1班 袁沛曦
此次实习,我们触摸黄河脉搏,探寻水文工作的精髓。在夹河滩水文站,通过操作ADCP无人船测流、使用横式采样器取沙,我深切体会到水文数据采集的艰辛与重要。参观小浪底与三门峡水利枢纽后,更惊叹于宏伟工程如何将基础数据转化为调控洪水的磅礴力量。我深刻认识到,水文工作虽始于平凡观测,却是守护大河安澜、实现人水和谐的伟大事业。
——23-水文1班 周梦洁
水文实习期间,我们小组11人跟随杭远老师和站点工作人员,参与了水准测量、水位观测等工作。烈日下反复校准仪器,风雨中记录数据,水样处理时紧盯细节,泥沙与流量测验把控细节,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鼓劲,虽辛苦却收获满满,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水文工作的责任与价值。
——23-水文2班 胡超
生产实习已然落下帷幕。作为水文专业的学生,此次实习让我们收获满满。在实地勘测、数据监测以及实习锻炼中,我真切感受到水文工作的复杂与重要。它肩负着防洪减灾的重任,把握着国家的地质命脉。这次实习激励着我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未来用所学守护江河安澜,为水文事业发光发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3-水文2班 杨茗晰
此次实习既是一堂生动的专业实践课,也是一次锤炼意志、凝聚团队的成长之旅。同学们在黄河之畔亲身参与水文监测,于工程现场感悟水利人的使命担当,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实习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经历不仅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水平,更增强了对水文水资源行业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大家将以此为契机,夯实专业基础,未来为祖国水利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新闻来源:水文与水资源系
一审一校:徐智敏、杭远
二审二校:朱奎
三审三校:杨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