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旺华,男,1964年12月20日生,山东临沂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矿山安全地质、工程地质灾害与环境。兼任矿山水害防治技术基础研究国家级专业中心实验室主任。中国地质教育分会副会长,国际矿井水中国专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学会矿山水防治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地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地质类专业认证专家组成员。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
李文平,男,1965年8月出生,湖南常德人,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硕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成员、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Mine Water and the Environment》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山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
曹丽文,女,1969年12月出生,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岩土工程、工程地质、钻探工程。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SCI、EI收录50余篇。主持科研、教学项目近30项,科研、教学获奖20项。标志性研究成果如下:1.科研项目(1)关于环境岩土工程-非饱和土、污染土的研究(非饱和黏性土渗透性与生活源污染质流体运移耦合关系及作用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
杨伟峰,男,1974年10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灾害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工程、煤矿地质工程与矿井水害防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项目;出版专著2部及教材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0余篇;获得了江苏省2010年度优秀博士论文,获得省部级教学和科技奖6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2020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类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优...
一、个人简介乔伟(1984-),男,山东蒙阴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学位中心博(硕)士学位论文评议专家、中国水利学会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委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炭地质专委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委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红层工程分会理事。现任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副院长、“矿区地质与灾害超期探测与预警”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副主...
贺虎,男,1985年04月出生,安徽淮北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煤岩动力灾害、煤岩体定向水力压裂、煤岩稳定性微震监测等。主要研究成果1.科研项目(1)真三轴动静组合应力路径下煤体损伤效应与冲击失稳前兆信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号:51974302(主持),2019年;(2)冲击地压电-震耦合监测预警原理与方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号:51634001(第四),2017年...
朴春德,男,1979年6月出生,黑龙江鸡东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预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主要从事岩土工程(边坡、桩基、隧道)和矿山工程(采动覆岩、立井井筒)等灾变状态分布式监测及稳定性研究。主要研究成果1.科研项目(1)灵东煤矿副井井筒井塔及相关设施变形、沉降监测技术研究项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科技项目,批号:HN-7230-20200703-JSJF-0030(主持),2020-2021年;(2)采煤沉陷地裂缝...
徐继山,男,1982年3月出生,山东薛城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预聘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地质、第四纪地质等。主要研究成果1.科研项目(1)华北平原典型断控型地裂缝及其“深—表”破裂过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7123,主持,2022-01至2025-12.(2)大地的“伤痕”:中国地裂缝灾害研究成果传播与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42042054,主持,2021-01至2021-12.(3)华北典型长大地...
王档良,男,1977年3月出生,陕西商洛人,博士学历,博士学位,副教授职称,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地下工程微观水害防治、矿井水害防治智能化、大学生创新与创业。主要研究成果1.科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1773999,(第二),矿井突水灾害淹没巷道骨料灌注及注浆治理机理试验研究,2019/01-2022/1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004103、(第二),露天矿边坡滑动面的定量识别与稳定性研究、201...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苏ICP备050071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