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煤及燃煤产物中的稀土元素是国际煤地质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与传统稀土矿产相比,煤灰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获取稀土元素的可替代性资源,因此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对煤灰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地质成因、...
我院地质系鞠玮老师以第一作者在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上发表了题为The present-day in-situ stress field withi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Yuwang Block, Laochang Basin, south China的学术论文。期刊M...
近日,我院地质工程系徐继山老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ESI期刊《Geomorphology》发表重要研究论文《Paleochannel-controlled earth fissures in Daming,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ir implication for underground pa...
近日,地球科学ESI期刊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在2019年第1期发表了我院地质系王瑞瑞老师题为Formation of Dabashan arcuate structures: Constraints from Mesozoic basement deformation in South Qinling O...
近日,我院陈义林讲师为第一作者、秦勇教授为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Fuel》上发表了题为“Differences in desorption rate and composition of desorbed gases between undeformed and mylonitic coals in the Zhina C...
近日,国际著名出版商Taylor & Francis出版了由我院主著的《Coal Geology of China》(ISBN:9781138327221)。该著作共12章,共288页,著作以最新的研究进展为基础,全面介绍了中国煤地质的概况,内容涵盖了中国煤地...
我院地质系鞠玮老师于2018年11月以第一作者在AAPG Bulletin上发表了题为Variation of in situ stress regime in coal reservoirs, eastern Yunnan region, South China: Implications for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
8月17-21日,由中国矿业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承办的第35届国际有机岩石学大会(TSOP)在北京召开。 开幕式上,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致欢迎辞。她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基本情况,指出煤炭资源是中国的主...
煤遭受高温热液流体的影响可以导致煤的结构发生变化、煤阶增高、地球化学异常。以前关于煤遭受高温热液的证据主要来自煤岩学(如镜质组反射率的增高以及双反射率的变化)、元素组合及其异常(如煤中Eu的正异常),而...
2018年6月12-13日,代世峰院长应邀出席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合作局、地球科学部、管理科学部、政策局共同组织召开的第202期双清论坛,本期论坛在重庆召开,由重庆医科大学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
版权所有:中国矿业大学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大学路1号中国矿业大学南湖校区 邮编:221116 苏ICP备05007141号